判断推理
1 、 (单选题) 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
(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
(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
(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
(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
A.小孙不教俄语
B.小钱教德语
C.小周教英语
D.小赵不教法语
2 、 (单选题) 在公共场所、道旁挖坑等地面施工中,没有采取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造成行人损害的,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即在行人证明了自己受到的损害是由施工人的行为引起的之后,如果施工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就认定施工人有过错。
由上述文字可以推出地面施工致人损害时:
A.受害人有义务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害
B.受害人有义务证明损害由施工人的行为引起
C.受害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无过错但没有义务证明施工人有过错
D.施工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无过错,受害人没有义务证明自己无过错
3 、 (单选题) 非经济薪酬:是指员工从自身工作中得到的报酬,指员工由于努力工作受到表扬、晋升与重视,从而产生工作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并获得社会的尊重与职业发展机会。
以下不属于非经济薪酬的是:
A.在春节前组织部分员工出国旅游
B.月度优秀员工得到一天额外的年假
C.单位在年底总结会上为优秀员工发奖状
D.在光荣榜中张贴业绩特别突出的员工照片
4 、 (单选题) 直线交叉∶直线不平行
A.x>1∶x²>1
B.100℃∶沸腾
C.O3∶臭氧
D.π∶圆面积
5 、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6 、 (单选题) 竹片∶刻刀∶文字
A.电脑∶印刷∶书刊
B.钢铁∶机器∶汽车
C.炎热∶空调∶降温
D.土地∶铁锹∶庄稼
7 、 (单选题)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以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教学内容最符合环境教育的是:
A.倡导遵守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
B.讲授与环境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C.讲授改造自然环境的理论与方法
D.提倡从环境中获取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
8 、 (单选题) 麦加利地震烈度是一个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的量度单位,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麦加利地震烈度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至12度,5度或以上才会造成破坏,烈度会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与震源越近的地区麦加利地震烈度肯定越大
B.麦加利地震烈度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
C.麦加利地震烈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
D.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
9 、 (单选题)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会面临选择,要么选择风险小,报酬低的机会;要么选择风险大,报酬高的机会。究竟是在个人决策的情况下富于冒险性,还是在群体决策的情况下富于冒险性?有研究表明,群体比个体更富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A.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B.个体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互比较,因其想要被其他群体成员所接受及喜爱,所以个体往往会顺从群体的一般意见
C.在群体决策中,很可能出现以个体或子群体为主发表意见、进行决策的情况,使群体决策为个体或子群体所左右
D.群体决策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10 、 (单选题)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与解析》》》
判断推理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或者…或者…”,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小钱教德语→¬小孙教俄语
②小李教德语或小钱教德语
③¬小孙教俄语→¬小赵教法语
④小赵教法语或¬小周教英语
第三步,进行推理。
该题结论已知,需要从结论入手反推条件。
要得到“小李教德语”,根据“否定肯定式”再结合②,必须有“¬小钱教德语”这个条件;
要得到“¬小钱教德语”,根据“否后必否前”再结合①,必须有“小孙教俄语”这个条件;
要得到“小孙教俄语”,根据“否后必否前”再结合③,必须有“小赵教法语”这个条件;
要得到“小赵教法语”,根据“否定肯定式”再结合④,必须有“小周教英语”这个条件。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解法二:
①逆否可得:⑤小孙教俄语→¬小钱教德语;
②等价于:⑥¬小钱教德语→小李教德语;
③逆否可得:⑦小赵教法语→小孙教俄语;
④等价于:⑧小周教英语→小赵教法语;
⑧⑦⑤⑥依次递推可得:小周教英语→小赵教法语→小孙教俄语→¬小钱教德语→小李教德语;
要得到“小李教德语”,满足“小周教英语”“小赵教法语”“小孙教俄语”和“¬小钱教德语”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对比选项,只有C项符合要求。
因此,选择C选项。
2、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中未涉及受害人“有义务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害”,排除;
B项:题干指出“在行人证明了自己受到的损害是由施工人的行为引起的之后,如果施工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就认定施工人有过错”说明行人有义务证明损害是由施工人的行为引起的,可以推出;
C项:题干中并没有说明“受害人是否有义务证明自己无过错”,排除;
D项:题干中并没有说明“受害人是否有义务证明自己无过错”,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员工由于努力工作受到表扬、晋升与重视;
②工作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
③获得社会的尊重与职业发展机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员工获得出国旅游机会的原因不明确,未涉及“员工由于努力工作受到表扬、晋升与重视”,不符合定义;
B项:月度优秀员工得到一天的额外年假,是“由于努力工作受到的表扬”,这种方式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工作荣誉感”,为“获得社会的尊重与职业发展机会”打下基础,符合定义;
C项:优秀员工得到奖状,是“由于努力工作受到的表扬”,这种方式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工作荣誉感”,为“获得社会的尊重与职业发展机会”打下基础,符合定义;
D项:员工努力工作业绩突出,被光荣榜所展示以供其他员工学习,是“由于努力工作受到的表扬”,这种方式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工作荣誉感”,为“获得社会的尊重与职业发展机会”打下基础,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4、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无论在平面还是立体空间中,“直线交叉”则必然可以得到“直线不平行”,“直线交叉”是“直线不平行”的充分条件。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x>1”必然可以推出 “X²>1”,“x>1”是“X²>1”的充分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在标准大气压下,“100℃”时,水可以“沸腾”,随着气压增大,沸点升高,“100℃”不是“沸腾”的充分条件,排除;
C项:“臭氧”的化学式为“O3”,二者属于全同关系,排除;
D项:“圆面积”等于“π”r2,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5、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都含有三角形,数量特征明显,优先考虑数三角形个数。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向右找规律。
题干前五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重合数)依次为3、4、5、6、7,所以问号处应选择有8个三角形的选项,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6、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用“刻刀”在“竹片”上刻“文字”,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刻刀”是工具,“竹片”是载体。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印刷”不是工具,排除;
B项:“机器”是工具,但“钢铁”是“汽车”的原材料,不是载体,排除;
C项:“空调”是工具,但“炎热”不是载体,排除;
D项:用“铁锹”在“土地”上种“庄稼”,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铁锹”是工具,“土地”是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7、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
②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③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
④以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
⑤以教育为手段。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倡导遵守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符合“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符合定义;
B项:讲授与环境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未体现“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也未体现“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不符合定义;
C项:讲授改造自然环境的理论与方法,未体现“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D项:提倡从环境中获取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未体现“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8、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一个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的量度单位;
②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而不是靠震源远近判定,错误;
B项:“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可以判定麦加利地震烈度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而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正确;
C项:“烈度会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可知麦加利地震烈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正确;
D项:“一个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的量度单位”,可以确定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9、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群体比个体更富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群体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极端,背离最佳决策”说明群体比个人更具冒险精神,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虽然“个体会顺从群体意见”,但未说明“群体的一般意见”是否更具冒险精神,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群体决策可能出现为个体或子群体所左右的情况”,但未说明“个体、子群体的意见”是否更具冒险精神,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群体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科学是有理有据的,不能说明群体比个体是否更富有冒险精神,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0、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均只有1个面,依此规律,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