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罪刑法定原则
(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刑法的空间效力在理论上具有哪些原则?
(1)属地管辖原则
(2)属人管辖原则
(3)保护管辖原则
(4)普遍管辖原则
3、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
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4、刑法的时间效力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从旧兼从轻原则
5、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1)刑事违法性
(2)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
(3)应受刑罚惩罚性
6、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哪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
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7、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如何划分?
(1)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8、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要对哪些犯罪负责?
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9、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划分?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2)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10、犯罪主观方面包括哪些?
故意: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11、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什么?
(1)起因条件:现实的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主观条件:具有防卫的意图。保护非法利益、防卫挑拨、相互斗殴等不具有防卫意识。
(4)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
(5)限度条件: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防卫行为和侵害行为必须基本相适应。
12、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包括什么?
(1)起因条件: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
(2)时间条件:危险正在发生,迫在眉睫
(3)对象条件:无辜第三者的权益
(4)主观条件:具有避险意图
(5)限度条件:损害的利益应当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生命权大于健康权,健康权大于财产权,财产权之间可以进行价值比较。
13、犯罪预备的内容包括什么?
(1)犯罪动机;(2)已经做好犯罪准备;(3)被动停止犯罪行为;(4)尚未着手
14、犯罪中止的特征包括什么?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15、共同犯罪的种类包括哪些?
(1)主犯(2)从犯(3)胁从犯(4)教唆犯
16、刑罚的种类包括哪些?
(1)主刑(2)附加刑
17、刑法的主刑包括哪些?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18、死刑包括哪些?
死刑立即执行,死刑缓期执行
19、死刑执行的核准程序是什么?
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除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外,都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可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20、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有哪些处理方法?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4)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